|
鵲橋仙(十月黃菊) / 作者:朱敦儒 |
今年冬后,黃花初綻。
莫怪時光較晚。
曉來玉露浥芳叢,瑩秀色、無塵到眼。
支筇駐屐,徘徊籬畔。
弄酌金杯自泛。
須添羅幕護風霜,要留與、疏梅相見。
|
|
鵲橋仙(十月黃菊)解釋: 《鵲橋仙(十月黃菊)》是宋代朱敦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年冬后,黃花初綻。
莫怪時光較晚。
曉來玉露浥芳叢,
瑩秀色、無塵到眼。
支筇駐屐,徘徊籬畔。
弄酌金杯自泛。
須添羅幕護風霜,
要留與、疏梅相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以黃菊為主題,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期待和追求。詩中通過描寫黃花初開、玉露浸潤芳叢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的來臨和自然界的美麗。詩人通過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并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賞析:
這首詩以冬后初春的景象為背景,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展示了黃菊初綻的美麗景象。詩人以黃菊為象征,通過花朵的綻放,寄托了對美好時光的期待。詩中的玉露浥芳叢形容了清晨的潮濕,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同時也強調了花朵的嬌美和純凈無塵的狀態(tài)。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寫主人公支筇(zhīzhōng)駐屐(zhùjī)徘徊在籬畔的情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期待。籬畔是一種自然環(huán)境,與主人公的心境相呼應,傳遞出寧靜、舒適的氛圍。金杯的出現(xiàn)則增添了一絲歡愉和喜悅的氣息,讓人感受到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和享受。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保持一份寧靜與恬適,與疏梅相見,意味著詩人期待與美好時光相遇,與自然和諧共處。
整首詩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追求,同時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首詩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又通過自然的意象寄托了人的情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體現(xiàn)了宋代詩人朱敦儒的獨特才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