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 作者:朱敦儒 |
草草園林作洛川。
碧宮紅塔借風煙。
雖無金谷花能笑,也有銅駝柳解眠。
春似舊,酒依前。
何妨倚杖雪垂肩。
五陵俠少今誰健,似我親逢建武年。
|
|
鷓鴣天解釋: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草園林作洛川。
碧宮紅塔借風煙。
雖無金谷花能笑,
也有銅駝柳解眠。
春似舊,酒依前。
何妨倚杖雪垂肩。
五陵俠少今誰健,
似我親逢建武年。
詩意:
《鷓鴣天》描繪了一個草草建成的園林,位于洛川之上。其中有碧宮和紅塔,借助風煙的效果增添了一種宏偉的氣勢。雖然沒有金谷花那樣艷麗的花朵,但是園中的銅駝柳卻能舒展開來,讓人聯(lián)想到柳樹在春天中盛開的美景。詩人認為春天就像往昔一樣,酒依然如故。他倚著拐杖,面對飄雪,感到無所謂的輕松。然而,五陵俠少,今天有誰能像我一樣在建武年間親身經歷過那些英勇壯麗的歲月呢?
賞析:
《鷓鴣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出了作者朱敦儒對于往昔歲月的回憶和對當今世事的思考。詩中通過對園林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的回顧和對現實的對比。作者以洛川之園為背景,描述了一種草草建成的景象,不同于金谷花那樣絢麗多彩,但仍然有銅駝柳的美麗。這種對比暗示了作者對于歷史的懷念和對當下世界的審視。
詩中的“春似舊,酒依前”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他認為雖然時光流轉,但春天的美好依然如故,酒的陶醉也不變。這種態(tài)度體現了一種豁達和從容的心態(tài)。
最后兩句“五陵俠少今誰健,似我親逢建武年”則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雄歲月的懷念和對當世之人的疑問。他自問當今是否還有像他那樣親身經歷過建武年間的英勇人物。這種自問和反思,凸顯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人事滄桑的思考。
總體而言,朱敦儒的《鷓鴣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和對當下世界的思考,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從容與豁達的心態(tài)。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自問自答的方式,將個人情感與歷史背景相結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