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正月十四夜) / 作者:朱敦儒 |
鳳燭星球初試燈。
冰輪碾破碧棱層。
來宵雖道十分滿,未必勝如此夜明。
留上客,換瑤觥。
任教樓外曉參橫。
春風從舊偏憐我,那更姮娥是故人。
|
|
鷓鴣天(正月十四夜)解釋: 《鷓鴣天(正月十四夜)》是一首宋代朱敦儒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燭星球初試燈。
冰輪碾破碧棱層。
來宵雖道十分滿,
未必勝如此夜明。
留上客,換瑤觥。
任教樓外曉參橫。
春風從舊偏憐我,
那更姮娥是故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正月十四夜的美景。詩人首先以鳳燭和星球初試燈來形容燈火初上的夜晚,接著運用冰輪碾破碧棱層的意象,暗示著明亮的月光穿透云層的壯麗景象。盡管這個夜晚被形容為十分明亮,但詩人認為它依然無法超越這樣的夜晚的明亮程度。
詩人邀請客人留在身邊,共同舉起瑤觥(古代的酒杯)暢飲。然后他說自己不必出去參觀雪中的晨曦,因為春風依然偏愛他,而且更令人懷念的姮娥(傳說中的仙女)就是他的故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夜中的美景,通過獨特的比喻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于這個夜晚明亮程度的贊嘆。鳳燭和星球初試燈的描繪給人以燈火通明的感覺,而冰輪碾破碧棱層的意象則帶來了月光照耀下的神秘和壯麗。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這個夜晚的明亮程度超越了一般的明亮夜晚。這種描述使人感受到了冬夜中的寧靜和美麗。
詩中的邀請客人留下來共飲,以及表達詩人對春風的偏愛和對故人的懷念,展示了詩人的豪情和情感。整首詩以描繪夜景和表達內心情感為主線,通過獨特的語言和意象,將讀者帶入一種幽靜而浪漫的氛圍,使人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