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戀繡衾 / 作者:朱敦儒 |
木落江南感未平。
雨蕭蕭、衰鬢到今。
甚處是長安路,水連空、山鎖暮云。
老人對酒今如此,一番新、殘夢暗驚。
又是灑黃花淚,問明年、此會怎生。
|
|
戀繡衾解釋: 《戀繡衾》是宋代文學家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葉落盡江南感慨未曾平息。
雨聲蕭蕭,我頹廢的發絲已然到了今天。
長安路在何處,水連綿,山巒攔住了夕陽余暉。
我這老人對著酒杯,感嘆如今的境況,
一番新的傷感,殘余的夢境令我心悸。
黃花灑下的淚水,我問自己明年的相聚又將如何。
詩意:
《戀繡衾》表達了作者朱敦儒對時光流轉和命運變遷的感慨。詩中以江南秋景為背景,木葉凋謝的景象讓他感到未曾平息的悲傷。他描述了雨聲蕭蕭,自己的發絲已經斑白,衰老的歲月如同雨水不停地侵蝕著他。他思念著長安的道路,但卻感到自己與長安的距離遙遠,被水和山巒所隔絕。面對酒杯,他沉思著眼下的處境,感嘆時光的流逝,心生新的傷感,對殘存的夢境感到驚訝和不安。最后,他以黃花灑下的淚水象征著內心的痛苦,問自己明年的相聚又將如何,表達了對未來的疑問和不確定。
賞析:
《戀繡衾》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疑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木葉落盡的江南景色、雨聲蕭蕭、衰老的發絲、長安路、水與山巒的隔絕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同時,作者通過自我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傳達了內心的憂傷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感。黃花灑下的淚水象征著作者內心的痛苦和不舍,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擔憂和迷茫。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過寫景與自我表達的結合,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變遷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未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