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憶故人 / 作者:朱敦儒 |
西樓幾日無人到。
依舊紅圍綠繞。
樓下落花誰掃。
不見長安道。
碧云望斷無音耗。
倚遍闌干殘照。
試問淚彈多少。
濕遍樓前草。
|
|
桃源憶故人解釋: 《桃源憶故人》是宋代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樓幾日無人到。
依舊紅圍綠繞。
樓下落花誰掃。
不見長安道。
碧云望斷無音耗。
倚遍闌干殘照。
試問淚彈多少。
濕遍樓前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桃源之地憶起故人的心境。詩中,詩人登上西樓,卻發現已經有幾天沒有人來過了。周圍的景色依然美麗,紅花綠樹依舊圍繞著樓閣。樓下的落花飄落,但不知道有誰來掃除。長安的道路已經不再可見,仿佛與桃源隔絕。碧云望去斷續無聲,詩人倚在闌干上,看著殘照。詩人試問自己,自己的淚水彈落了多少,濕潤了樓前的草地。
賞析:
《桃源憶故人》以桃源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詩人的情感來表達對故人的思念之情。詩詞運用了景物的描寫與詩人內心的獨白,展示了桃源景色的美麗與寧靜,以及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紅圍綠繞的景色和樓下的落花,形象地表達了桃源的和諧與寂靜。長安道消失不見,象征著詩人與故人的分離和遙遠。碧云望斷無音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的深切。詩中的淚水和濕潤的草地,更加激發了讀者對詩人深情回憶的共鳴。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桃源中懷念故人的情感,通過景物的描繪與情感的抒發,展示出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的飽滿,使讀者產生共鳴,并引發對人生、愛與離別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