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塞子(大悲、再作) / 作者:朱敦儒 |
蠻徑尋春春早,千點雪,已飛梅。
席地插花傳酒、日西催。
莫作楚囚相泣,傾銀漢,洗瑤池。
看盡人間桃李、拂衣歸。
|
|
沙塞子(大悲、再作)解釋: 《沙塞子(大悲、再作)》是宋代文學家朱敦儒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蠻徑尋春春早,
千點雪,已飛梅。
席地插花傳酒、
日西催。
莫作楚囚相泣,
傾銀漢,洗瑤池。
看盡人間桃李、
拂衣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感慨,以及對人生短暫性和無常的思考。
詩的開頭寫道,“蠻徑尋春春早”,暗示著春天的到來,作者正在一條荒僻的小徑上尋找春天。接著描述了“千點雪,已飛梅”,描繪了春雪融化后的梅花盛開的景象,通過雪和梅花的對比,突顯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下一句“席地插花傳酒、日西催”,描寫了作者坐在地上插花、分享美酒的場景。這里的插花和傳酒可以被視為作者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享受和分享,而“日西催”則暗示時間的流逝,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
接下來的兩句“莫作楚囚相泣,傾銀漢,洗瑤池”,表達了作者對人們不應像楚國的囚徒那樣悲傷哭泣的勸告。楚囚泣血的故事中,銀河的水被他的淚水洗凈,瑤池的美酒被他的淚水傾盡。這里作者以楚囚為警示,告誡人們不要因為困境而沉湎于悲傷,要堅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最后一句“看盡人間桃李、拂衣歸”,表達了對人生短暫的思考。人間的美好事物如桃花、李花等都會在有限的時間里綻放,而人也應該明白生命的短暫,灑脫地離去。
整首詩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象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感慨,以及對生命短暫性和無常的思考。同時,詩中也蘊含了作者對人們應該積極面對困境、珍惜當下的勸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