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 / 作者:朱敦儒 |
挼花弄扇。
碧斗遙山眉黛晚。
白玉闌干。
倚遍春風翠袖寒。
難尋可見。
何似一雙青翅燕。
人瘦春殘。
芳草連云日下山。
|
|
減字木蘭花解釋: 詩詞:《減字木蘭花》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挼花弄扇。
碧斗遙山眉黛晚。
白玉闌干。
倚遍春風翠袖寒。
難尋可見。
何似一雙青翅燕。
人瘦春殘。
芳草連云日下山。
中文譯文:
用手指弄花。
碧色的天空,遠山的眉毛在黃昏中。
白色的玉欄桿。
依靠著春風,翠綠的袖子感到寒冷。
難以找到可以看見的。
何如一對青色翅膀的燕子。
人瘦了,春天接近尾聲。
芳草連綿,太陽下山。
詩意和賞析:
《減字木蘭花》是宋代朱敦儒的一首詩詞,以精湛的描寫技巧展現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情感。
詩中以"挼花弄扇"開篇,表現了詩人正在用手指弄弄花朵和扇子,展示了閑適自得的心境。接著,詩人以自然景色描繪了黃昏時分的美景,用"碧斗遙山眉黛晚"形容遠山的輪廓在天空中逐漸顯現。
"白玉闌干"描繪了一道潔白的欄桿,給人一種清新雅致的感覺。"倚遍春風翠袖寒"則展示了詩人依靠春風,感受到了微涼的春天。
詩中的"難尋可見"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對于稀缺和珍貴的東西的追求。"何似一雙青翅燕"以對比手法,將人們的渴望與現實進行對照,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兩句"人瘦春殘,芳草連云日下山"則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人們的疲憊和春天的逝去,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凋零。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