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夢令 / 作者:朱敦儒 |
好個中秋時節。
莫恨今宵無月。
巖壑一燈青,寒浸水香留客。
留客。
留客。
相對無言無說。
|
|
如夢令解釋: 詩詞:《如夢令》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好個中秋時節,
莫恨今宵無月。
巖壑一燈青,
寒浸水香留客。
留客,留客,
相對無言無說。
中文譯文:
美妙的中秋時節,
不要因今夜無月而感到遺憾。
山巖和幽谷中點亮了一盞青綠的燈,
冷寒的水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留住了客人。
留下吧,留下吧,
我們相對無言無語,無需言語交流。
詩意和賞析:
《如夢令》是一首描繪中秋夜景的詩詞,以朱敦儒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中秋佳節的美好與意境。詩人首先表達了對中秋時節的贊美,將其形容為"好個中秋時節",展現了中秋節的特殊魅力。接著,詩人提到這個夜晚沒有明亮的月亮,但這并沒有使人感到遺憾,因為詩人用"莫恨今宵無月"表達了對此的寬容與豁達。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繪了夜晚的景色。燈在山巖和幽谷中點亮,給人以一種清幽的感覺,這里的"巖壑一燈青"中的"青"可以理解為燈光映照下的幽靜之色。而"寒浸水香留客"則描繪了水中散發出的淡淡花香,使得詩人的客人感到如沐春風,留連忘返。
最后三句以重復的形式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意境,詩人希望與客人相對而坐,無需言語,彼此間的默契已經超越了言語的界限。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中秋夜的美景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
這首詩詞通過對中秋夜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與享受,同時也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默契和心靈交流的美好境界。詩中的意象以及抒發的情感,使得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寧靜、安詳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進而引發讀者對中秋節和自然之間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