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朱敦儒 |
雨濕清明香火殘。
碧溪橋外燕泥寒。
日長獨自倚闌干。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與誰看。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朱敦儒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水打濕了清明時節的香火殘余,
碧溪橋外燕子的泥巢變得冰冷。
白天漫長,我獨自倚在欄桿上。
新鮮的竹筍從籜中脫出,青綠散發著初春的氣息,
盛開的花兒還未結出酸澀的杏子。
江南的春天美麗,有誰共我一同欣賞?
詩意:
《浣溪沙》描繪了一個春雨后的清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春天的獨特感受和欣賞之情。詩人通過描寫細膩的自然景物,表達了對清明時節的感慨和對自然生態的贊美。詩中融入了對獨處時光的思考,以及對春天美好景色的渴望與期待。
賞析:
1.自然描寫: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雨濕清明、碧溪橋外、籜篁初散綠等細節,展示了春雨后的江南景色。這些描寫細膩而真實,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清明時節的自然環境之中。
2.情感抒發:詩人倚在欄桿上獨自思索,表達了一種寂寞與思念之情。他對新鮮竹筍和盛開花朵的描繪,體現了對春天生機勃發的期待與渴望,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變化與蓬勃發展。
3.江南春景:詩中的江南春景被賦予了詩人獨特的情感色彩,他通過反問句"江南春好與誰看",凸顯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并表達出對美景的獨自欣賞和無人分享的遺憾之情。
《浣溪沙》以其獨特的寫景手法和情感表達,展現了朱敦儒細膩的詩境和對自然的熱愛。這首詩詞喚起讀者對春天的美好向往,同時也引發對人生變遷和孤獨思考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