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查子 / 作者:朱敦儒 |
臥病獨眠人,無月中秋節。
淡照碧紗燈,冷看銀屏雪。
風露轉蕭寒,砧杵添凄切。
伏枕漫書空,到曉愁難說。
|
|
生查子解釋: 《生查子》是宋代文學家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病獨眠人,無月中秋節。
淡照碧紗燈,冷看銀屏雪。
風露轉蕭寒,砧杵添凄切。
伏枕漫書空,到曉愁難說。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臥病在床的人,在沒有月亮的中秋節獨自醒眠的情景。他躺在床上,房間里只有一盞幽淡的碧紗燈,凝視著窗外的銀屏上的飄雪。風和露的寒意轉換,敲打著冷酷的砧杵聲,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他躺在枕頭上,心煩意亂地翻看著一本書,但空虛無味,一直到天亮,他的憂愁無法言說。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刻畫了詩人病榻上的孤寂和心境。詩中的意象和藝術表達都非常精練。通過描述無月中秋的夜晚、淡淡的碧紗燈光和窗外的銀屏雪景,詩人將自己的孤獨和憂愁表達得淋漓盡致。風露的轉變和砧杵聲的凄切,更加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痛楚。最后兩句“伏枕漫書空,到曉愁難說”,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憂愁和寂寞之情,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詩情緒蕭瑟,意境凄涼,通過對孤獨、病痛和憂愁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無奈。這種情感的表達在古代詩詞中非常常見,也是宋代文人常用的主題之一。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以及深沉的情感,將讀者帶入了詩人內心的世界,引發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