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張孝祥 |
鳷鵲樓高晚雪融。
鴛鴦池暖暗潮通。
郁金黃染柳絲風。
油壁不來春草綠,欄干倚遍夕陽紅。
江南山色有無中。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鳷鵲樓高晚雪融。
鴛鴦池暖暗潮通。
郁金黃染柳絲風。
油壁不來春草綠,
欄干倚遍夕陽紅。
江南山色有無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南春天的景象。鳷鵲樓高聳入云,晚上的雪已經融化。鴛鴦池溫暖,暗潮涌動。柳樹的嫩葉被金黃的陽光染成了一縷縷綠色。油壁上沒有春天的綠色,而紅暈的夕陽倚在欄桿上,遍布整個江南山色,形成了一種有無交替的美麗景觀。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南春天的景色,展現了張孝祥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自然景色的敏感。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色彩,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盎然的氛圍。
首先,詩中的鳷鵲樓高,晚上的雪已經融化,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冬天的消退。鴛鴦池溫暖,暗潮涌動,給人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接著,詩人用“郁金黃染柳絲風”的形象描繪了柳樹嫩葉的顏色和輕盈的風吹拂下的搖曳,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然而,詩中提到油壁上沒有春天的綠色,而是欄桿上晚霞的紅色。這種對比傳達出一種微妙的情感,似乎是在暗示一種失落和遺憾,同時也表達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慨。
最后兩句“江南山色有無中”,表達了江南山色的變幻和曲折之美。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江南山色的美麗并不單一和固定,而是在有與無之間不斷變幻,給人以豐富多樣的感受。
綜合來看,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切入點,通過對色彩、氣氛和對比的描繪,展現了江南春天的美麗和豐富多樣的景觀,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