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 / 作者:張孝祥 |
不識平源太守,向來水北山人。
世間功業謾虧成。
華發蕭蕭滿鏡。
幸有田園故里,聊分風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
袖手時來照影。
|
|
西江月解釋: 《西江月·不識平源太守》是宋代詩人張孝祥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不知道平源太守是誰的場景,展現了詩人的閑適自在之態。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不識平源太守,
向來水北山人。
世間功業謾虧成。
華發蕭蕭滿鏡。
幸有田園故里,
聊分風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
袖手時來照影。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描繪了詩人身世的無關緊要,表達了他的閑適自在和寧靜淡泊的生活態度。詩人把自己描述為一個隱居在水北山的無名之人,對于世間的功名利祿并不感興趣。他在田園故里過著寧靜的生活,與江城的風景共享風月之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無欲無求的心境,他靜靜地站在西湖西畔,欣賞著平靜的晚波,自得其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名利的淡漠態度和對自然風景的贊美。詩中的主人公不知道平源太守,說明他對世間的權勢地位漠不關心,更加注重內心的寧靜與自我修養。他選擇隱居在水北山,遠離喧囂與紛擾,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華發蕭蕭滿鏡,形容詩人的年華已經老去,但他并不以此為憂。他幸運地擁有田園故里,可以在那里享受寧靜和自然之美,與江城的風月相得益彰。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閑適態度,他袖手旁觀,不為外界的紛擾所動,安靜地欣賞著西湖的晚波,體味著生活的美好。
整首詩以簡約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通過描述田園故里和江城的美景,詩人營造出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氛圍。這首詩傳達出一種超然物外的心境,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人生的閑適和自由。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很容易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閑適情調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之情,也會被詩人的心態所感染,體味到生活的深邃和寧靜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