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張孝祥 |
暗潮清漲蒲塘晚。
斷云不隔東歸眼。
堂上晚風涼。
藕花開處香。
夜航人不渡。
白鷺雙飛去。
待得月華生。
攜筇獨自行。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暗潮清漲蒲塘晚
暗潮清漲蒲塘晚,
斷云不隔東歸眼。
堂上晚風涼,
藕花開處香。
夜航人不渡,
白鷺雙飛去。
待得月華生,
攜筇獨自行。
【中文譯文】
暮色漸深,蒲塘中的潮水暗流漲起來,
零星的云彩并沒有遮擋住歸途中的東方明月。
在庭院中,夜晚的微風帶來了涼爽,
蓮藕花盛開的地方彌漫著芬芳香氣。
夜行的船只不再穿越水面,
白鷺成雙地飛翔遠去。
等待月光的出現,
我獨自帶著竹杖踏上旅途。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孝祥的《菩薩蠻》系列之一,描繪了一個寂靜夜晚中的景色和心境。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暮色中蒲塘的景色,潮水漸漲,暗流涌動,暗示著一種潛在的勢力正在興起,與此同時,東方明月照亮了歸途,猶如一道希望的光芒。堂上的晚風帶來了涼爽,藕花盛開的香氣撲鼻而來,給人以寧靜和愜意的感覺。
然而,夜行的船只停止了渡航,白鷺成雙飛翔遠去,似乎暗示著一種孤獨和離別。詩人在等待月華的出現,獨自帶著竹杖踏上旅途,表現出一種自信和堅定的態度。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人的內心情感相融合,展現出詩人在寂靜夜晚中的思考和情感的變化。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潮水漲落、東方明月與船只停渡、白鷺飛翔相對照,突出了人與自然、內心與外界的對立和交織。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與沉思的空間,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