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 / 作者:張孝祥 |
橫波滴素,遙山蹙翠,江北江南腸斷。
不知何處馭風來,云霧里、釵橫鬢亂。
香羅疊恨,蠻箋寫意,付與瑤臺女伴。
醉時言醒時羞,道醒了、休教再看。
|
|
鵲橋仙解釋: 《鵲橋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孝祥。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橫波滴素,遙山蹙翠,江北江南腸斷。
波浪橫掃,素色如雨滴,遠山緊皺著翠綠的衣裳,江水將北方和南方割斷。
不知何處馭風來,云霧里、釵橫鬢亂。
不知道來自何方的馭風者,他們穿越云霧,頭飾的釵子在風中搖曳不定。
香羅疊恨,蠻箋寫意,付與瑤臺女伴。
細膩的香羅布疊起了愁思,蠻族的書信寫滿了意境,交給了在瑤臺的女伴。
醉時言醒時羞,道醒了、休教再看。
醉時言語放肆,醒來時感到羞愧,說道醒了就不要再看了。
詩意:
《鵲橋仙》以唐代神話傳說中的七夕牽牛織女的故事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愛情的追憶。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在酒醉中,作者的言語流露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但在清醒時卻感到害羞,故意勸誡讀者不要再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精美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示了宋代文學的風采。通過運用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中呈現出江水的波瀾壯闊、遠山的青翠和云霧的繚繞,使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壯美與神秘。同時,通過香羅疊恨、蠻箋寫意等細節描寫,詩詞展現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
詩中的醉與醒,言與羞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矛盾心理。酒醉時的豪言壯語和清醒時的羞愧,反映了作者對愛情的追求與內心的猶豫。最后的勸誡讀者不要再看,也展示了作者對自己情感的自我調節和控制。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情感表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