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親舊蘄口相訪) / 作者:張孝祥 |
六客西來共一舟。
吳兒踏浪剪輕鷗。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簫明月下,略須棹晚風頭。
從前五度到蘄州。
|
|
浣溪沙(親舊蘄口相訪)解釋: 詩詞:《浣溪沙(親舊蘄口相訪)》
朝代:宋代
作者:張孝祥
六客西來共一舟,
吳兒踏浪剪輕鷗。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簫明月下,
略須棹晚風頭。
從前五度到蘄州。
中文譯文:
六位客人從西方一同乘坐一艘船,
吳地的兒童踩踏著波浪,憐惜地捕捉著輕盈的海鷗。
水面的光芒和山色交相輝映,翠綠的景色浮現眼前。
我渴望吹奏簫在明月下,
稍微搖動船槳迎著晚風。
回想起過去五次來到蘄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張孝祥創作的,描繪了他與朋友一同乘船前往蘄州的情景。詩中的"六客"指的是張孝祥和他的五位朋友,他們一起乘坐一艘船。"吳兒"是指來自吳地(今江蘇一帶)的年輕人,他們在船上踩踏波浪,捕捉飛翔的海鷗,展現了活力和天真的形象。
詩中的"水光山色翠相浮"表現出水面的光輝和山巒的青翠,交相輝映,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作者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景的欣賞。
接下來,張孝祥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想吹奏簫在明月下,這表明他對藝術和自由的向往,希望在寧靜的夜晚演奏,舒發心中的思緒。"略須棹晚風頭"表示他稍微搖動船槳,迎著晚風前進,享受船行的樂趣和自然的氛圍。
最后一句"從前五度到蘄州"表明這已經是張孝祥第六次來到蘄州了,暗示著他對這個地方的熟悉和親近,同時也強調了他與朋友們的情誼和久遠的交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船行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友情和對舊地的思念。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詩詞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