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憶故人 / 作者:張孝祥 |
朔風弄月吹銀霰。
簾幕低垂三面。
酒入玉肌香軟。
壓得寒威斂。
檀槽乍捻么絲慢。
彈得相思一半。
不道有人腸斷。
猶作聲聲顫。
|
|
桃源憶故人解釋: 《桃源憶故人》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朔風弄月吹銀霰。
簾幕低垂三面。
酒入玉肌香軟。
壓得寒威斂。
檀槽乍捻么絲慢。
彈得相思一半。
不道有人腸斷。
猶作聲聲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憶起故人的情景。夜晚,北風吹拂著皎潔的月光,如同銀色的霰雪飄落在寂靜的夜空中。簾幕垂低,遮擋了三面,猶如心中的憂傷和思念。美酒在故人溫潤的玉肌上傾瀉,散發出香軟的氣息,這樣的親密感讓憂慮和寒意都消散了。手指在檀木琴弦上輕捻,音符如絲線一般緩慢細膩,彈奏出心中凝結的思念的一半。詩人感嘆無法告訴他人內心的痛苦和離別之痛,只能以顫抖的聲音表達。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憶起故人的情感。詩人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和細節描寫,將內心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的朔風、月光、簾幕、酒肌和檀木琴聲等元素,通過婉轉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對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人用"寒威斂"形容酒入故人的玉肌,形象地表達了溫存之感。而"檀槽乍捻么絲慢"則描繪了詩人在思念中彈奏琴聲,以音樂作為情感的傳達工具,表達了內心的悲傷和無盡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不道有人腸斷,猶作聲聲顫"表達了詩人無法言說的痛苦和顫抖的內心聲音,使整首詩詞更加凄涼動人。
《桃源憶故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細節的描繪,以及對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對故人的無盡思念。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情感描寫和獨特的意象構建,傳達了離別之痛和對故人深深的眷戀之情,具有一定的藝術美感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