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 / 作者:張孝祥 |
風帆更起,望一天秋色,離愁無數。
明日重陽尊酒里,誰與黃花為主。
別岸風煙,孤舟燈火,今夕知何處。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過采石江邊,望夫山下,酌水應懷古。
德耀歸來雖富貴,忍棄平生荊布。
默想音容,遙憐兒女,獨立衡皋暮。
桐鄉君子,念予憔悴如許。
|
|
念奴嬌解釋: 《念奴嬌》是宋代張孝祥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憶起奴嬌的容顏,
風帆更起,眺望著一片秋天的景色,
離愁無數。思念之情無法計數。
明日重陽,我將在尊酒中,
與誰共度這重陽節呢。
別岸風煙,孤舟上的燈火,
此刻我不知身在何處。
與其選擇江邊的月光,
還不如選擇照亮伊人清夜的江月。
船經過采石江邊,望見夫山下,
飲水應當懷念古人的情懷。
雖然德行耀眼歸來,富貴榮華,
但我卻不忍棄置一生所追求的節操。
默默地回想著她的音容,
遙憐思念的兒女,
獨自站在衡皋山上的黃昏。
桐鄉的君子們啊,
請你們懷念起我這樣的憔悴形象。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過去的懷舊之情。詩中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離愁無數的心情,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憂郁和孤獨。在重陽節的時刻,作者感嘆自己與愛人的分離,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詩中的江月和夫山成為情感的象征,作者希望能與愛人共同欣賞江月,共同懷念古人的情懷。同時,詩中也顯露了作者的堅守和不愿放棄的態度,無論富貴與否,作者都愿意保持自己的節操和原則。最后,作者對桐鄉君子們的呼喚,展現了對于同仁之情的期盼和不舍。
這首詩詞以深情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離愁和思念之情,表達了對于愛人的眷戀和對過去的美好回憶的懷念。同時,通過對江月、夫山等景物的描繪,詩中融入了對于自然和歷史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和人情世故的關注。整首詩詞既有濃郁的個人情感,又融入了社會與歷史的背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