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 / 作者:張孝祥 |
楊柳東風,海棠春雨。
清愁冉冉無來處。
曲徑驚飛峽蝶叢,回塘凍濕鴛鴦侶。
舞徹霓裳,歌殘金縷。
蘼蕪白芷愁煙渚。
不識陽臺夢里云,試聽華表歸來語。
|
|
踏莎行解釋: 《踏莎行》是宋代張孝祥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柳被東風吹動,海棠被春雨滋潤。
清晨的憂愁悄悄地來到,沒有明確的緣由。
彎曲的小徑驚起了飛舞的蝴蝶,回到池塘,鴛鴦侶凍濕了身軀。
舞蹈穿透了彩云裳,歌聲殘留在金絲繡上。
花叢中茂盛的蘼蕪和白芷,映照著愁緒的湖泊。
我不知道陽臺上的夢里有何云彩,試聽華表傳來的歸來之言。
詩意:
《踏莎行》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一些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對夢境的遐想。詩人用細膩的詞藻,將春天的氣息和情緒巧妙地融入到詩中,給人以清新、唯美的感受。
賞析:
《踏莎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楊柳被東風吹動,海棠被春雨滋潤,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詩人運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清愁、峽蝶、鴛鴦侶、霓裳、金縷等,使詩詞更具藝術感和表現力。整首詩詞以清新的語言和細致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對美好夢境的向往。
此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夢境的渴望,具有典型的宋代詩風。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情世故相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鳴。整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美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