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叢花 / 作者:程垓 |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閑。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
|
一叢花解釋: 《一叢花》是宋代程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叢花,朝代:宋代,作者:程垓。
傷春時候一憑闌。
何況別離難。
東風只解催人去,也不道、鶯老花殘。
青箋未約,紅綃忍淚,無計鎖征鞍。
寶釵瑤鈿一時閑。
此恨苦天慳。
如今直恁拋人去,也不念、人瘦衣寬。
歸來忍見,重樓淡月,依舊五更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離別之情。詩人站在欄桿旁,憑倚著望著一叢凋謝的花朵,心中感嘆春天的傷感。他認為別離本就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而東風只會催促人們離去,卻不會關(guān)心鶯兒衰老和花朵凋謝的事情。青色的信箋還未寫好,紅色的綢緞上已經(jīng)有淚痕,他無法鎖住征鞍,即將離去的征途讓他無法抗拒。寶釵和瑤琳是指珍貴的物品,此時卻顯得無關(guān)緊要。詩人的痛苦被上天所限制,他感嘆這樣的痛苦是命運的慳吝。如今他直接拋下了他的親人,竟然沒有牽掛,他不再念及他人的瘦弱和衣服的寬松。當他歸來時,他將忍受重樓的寂寥和淡淡的月色,只有五更時分的寒冷依舊存在。
這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的凋謝和離去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春天的衰敗和離別的痛苦相互映襯,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力。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fā)了自己對離別的痛苦和無奈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境遇的普遍感受。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fù)雜的情感,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