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愁倚闌(三榮道上賦) / 作者:程垓 |
山無數,雨蕭蕭。
路迢迢。
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
夢隨春絮飄飄。
知他在、第幾朱橋。
說與杜鵑休喚怕魂銷。
|
|
愁倚闌(三榮道上賦)解釋: 《愁倚闌(三榮道上賦)》是宋代程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無數,雨蕭蕭。
路迢迢。
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
夢隨春絮飄飄。
知他在、第幾朱橋。
說與杜鵑休喚怕魂銷。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心情感受為主題,表達了詩人的愁緒和離愁別緒。詩人描述了山巒連綿、雨聲蕭瑟的景象,描繪了自己行走在漫長的道路上的孤獨感。他感嘆自己離開了美麗的芙蓉城,思念著柳樹般婀娜多姿的姑娘。詩人的夢隨著春天的絮絮飄飄而去,他不知道心中所念之人在哪座朱橋之上。最后,詩人告訴杜鵑鳥不要再喚魂,以免自己的精神消磨殆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孤獨和離愁與外部環境相融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山巒和雨聲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與詩人內心的憂傷相呼應。詩中的芙蓉城和柳樹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回憶和渴望的向往。夢隨春絮的意象則進一步強化了離愁別緒的主題,暗示著詩人對過去的眷戀和對未來的追尋。最后兩句詩中的朱橋和杜鵑鳥,雖然只有簡短的提及,但通過暗示和隱喻,增添了詩詞的深度和情感張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離愁和對美好的向往。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隱喻都給予了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使其具有豐富的情感和審美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