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 / 作者:程垓 |
綠深紅少。
柳外橫橋小。
雙燕不知幽夢好。
驚起碧窗春曉。
起來_憧多時。
玉臺金鏡慵移。
多少春愁未說,卻來閑數(shù)花枝。
|
|
清平樂解釋: 《清平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程垓。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平樂》
綠深紅少。
柳外橫橋小。
雙燕不知幽夢好。
驚起碧窗春曉。
起來_憧多時。
玉臺金鏡慵移。
多少春愁未說,卻來閑數(shù)花枝。
中文譯文:
綠色深沉,紅色稀少。
柳樹外橫跨一座小橋。
雙燕不知道幽夢的美好。
驚動碧玻璃窗上的春光。
起身_心中悵惘已久。
玉臺上的金鏡不愿移動。
多少春天的憂愁未曾述說,
卻來閑逸地數(shù)著花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恬靜的氛圍描繪了一幅寧靜的春景。詩人用簡潔而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首句“綠深紅少”,描繪了春天的景色。綠色象征著生機和活力,紅色則代表鮮花或艷陽。這一景象展示了春天的明亮和充滿活力的一面。
接下來的兩句“柳外橫橋小。雙燕不知幽夢好。”描述了一座小橋和兩只燕子。小橋橫跨在柳樹之外,形成了一種雅致的景觀。詩中的燕子不知道幽夢的美好,可以理解為它們不需要刻意追求幸福,自然而然地享受著生活的美好。
接下來的兩句“驚起碧窗春曉。起來_憧多時。”描繪了清晨的一幕。被驚動的碧玻璃窗映照出了春天的早晨景色。詩人自己也在這個時候起身,表達了對生活的期待和思念。
接下來的兩句“玉臺金鏡慵移。多少春愁未說,卻來閑數(shù)花枝。”表達了詩人寧靜自得的心境。詩人坐在玉臺前的金鏡前,不愿意移動,暗示他對于外界的繁華喧囂不感興趣。他數(shù)著花枝,回顧著曾經(jīng)的春天,思考著未曾說出的春愁。
整首詩詞以簡潔、平靜的語言構建了一個寧靜的春景,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繁華世界的超脫。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傳達了一種淡泊寧靜、追求內(nèi)心平和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