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杏花) / 作者:程垓 |
春悄悄。
紅到一枝先巧。
酒入半腮微帶卯。
粉寒香未飽。
芳意枝頭偏鬧。
困盡蜂須鶯爪。
擬倩玉纖和露拗。
情多愁易攪。
|
|
謁金門(杏花)解釋: 《謁金門(杏花)》是宋代詩人程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悄悄。
紅到一枝先巧。
酒入半腮微帶卯。
粉寒香未飽。
芳意枝頭偏鬧。
困盡蜂須鶯爪。
擬倩玉纖和露拗。
情多愁易攪。
中文譯文:
春天悄悄地來到。
紅色先在一枝上綻放。
酒入口中,略帶春天的氣息。
桃花粉兒還未飽滿,
芬芳的意思在樹梢上熱鬧。
繁忙的蜜蜂和歡快的黃鸝已經(jīng)疲倦。
想借玉纖來擦去露水,
情感紛繁易被困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對春天的感受和情感的表達。
詩的開頭寫道“春悄悄”,這是一種春天來臨時的靜謐感,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接下來,詩人用“紅到一枝先巧”的形象描繪了杏花的盛開,紅色的花朵先于其他花卉綻放,顯示出杏花的美麗和獨特。
詩的第三、四句描述了作者品嘗春酒的情景,酒入口中微微帶有春天的氣息,給人一種愉悅和欣喜的感覺。
第五、六句以花朵為主要描寫對象,表達了花朵的香氣和歡快的氛圍。花朵在樹梢上熱鬧地散發(fā)著芳香,而忙碌的蜜蜂和歡快的黃鸝已經(jīng)疲倦,顯示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紛亂。作者想借玉纖(細膩的絲線)來擦去露水,這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時也暗示著作者對春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情感紛繁易被困擾,顯示出作者內心的矛盾和困擾。
整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和對作者內心情感的抒發(fā),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多樣性,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紛亂和矛盾感,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思和共鳴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