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花令 / 作者:程垓 |
卷地芳春都過了。
花不語、對人含笑。
花與人期,人憐花病,瘦似人多少。
聞道重門深悄悄。
愁不盡、露啼煙裊。
斷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
|
雨中花令解釋: 《雨中花令》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程垓。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中花令
卷地芳春都過了,
花兒不語,只含笑。
花與人相期盼,
人憐花兒病倦憔悴,
猶如人們多少的瘦弱。
聞說重門深悄悄,
愁事無盡,露水兒啼泣蒙蒙。
只有相思難斷,
除非明月高照,
把花枝兒照亮。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雨中的花令
春天的花朵已經凋謝,
花兒不再開放,只是含笑。
花兒和人期盼相見,
人們憐惜花兒的病態憔悴,
瘦弱得像人們多少。
聽說重門深深地沉寂,
憂愁無盡,露水兒在哭泣迷蒙。
只有相思難以割舍,
除非明亮的月光照耀,
照亮花枝兒。
詩意和賞析:
《雨中花令》以雨中的花朵為主題,表達了花兒在雨中的凄涼與寂寞。詩中描述了春天的花朵凋謝的景象,花朵不再開放,但卻含笑迎人,表達了花兒對人類的期待和關懷。
詩中還描繪了花兒的病態和憔悴,表現出花兒的無助和脆弱,與人們的境遇相映成趣。重門深深地沉寂,暗示了一個寂靜的環境,愁事無盡,露水仿佛在哭泣,給人一種悲傷的感覺。
最后,詩人提到了相思之情,只有明亮的月光能夠照亮花枝兒,表示只有在特殊的時刻才能夠有機會續寫曾經的相思之情。
整首詩以花為媒介,通過描繪花兒的凄涼和無助,表達了人們對于短暫美好的渴望和珍惜,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關系。詩中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花兒的形態和情感,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情的敏感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