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夜啼 / 作者:程垓 |
楊柳拖煙漠漠,梨花浸月溶溶。
吹香院落春還盡,憔悴立東風。
只道芳時易見,誰知密約難通。
芳園繞遍無人問,獨自拾殘紅。
|
|
烏夜啼解釋: 《烏夜啼》是宋代詩人程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柳拖煙漠漠,
梨花浸月溶溶。
吹香院落春還盡,
憔悴立東風。
只道芳時易見,
誰知密約難通。
芳園繞遍無人問,
獨自拾殘紅。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變的感慨之情。詩中描繪了楊柳拖曳著朦朧的煙霧,梨花在明月下柔和地散發著芬芳。詩人感覺春天的氣息漸漸消逝,自己也在東風中變得憔悴。他認為芳華時光看似容易捕捉,但實際上心靈間的真摯約定卻很難傳達。芳園繞行,卻無人關注,詩人只能獨自撿拾殘留的紅花。
賞析:
《烏夜啼》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內心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切體驗。楊柳拖曳的煙霧和梨花浸染的明月,形象地表現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然而,詩人意識到春光逝去,自己也在歲月中漸漸消瘦。他感嘆芳華時光雖然看似容易捕捉,但真摯的心靈約定卻很難傳達和實現。芳園繞行,卻無人問津,詩人只能獨自拾起殘留的紅花,表達了他對生活中的孤獨和無奈的感受。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抒發內心情感,反映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詩人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將人與自然相融合,展示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人情世故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深刻的哲理,又蘊含著詩人內心的柔軟和獨立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