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訪江東外家作) / 作者:程垓 |
畫橋拍拍春江綠。
行人正在春江曲。
花潤接平川。
有人花底眠。
東風元自好。
只怕催花老。
安得萬垂楊。
系教春日長。
|
|
菩薩蠻(訪江東外家作)解釋: 《菩薩蠻(訪江東外家作)》是宋代詩人程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畫橋拍拍春江綠,
行人正在春江曲。
花潤接平川,
有人花底眠。
東風元自好,
只怕催花老。
安得萬垂楊,
系教春日長。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江景色為背景,描述了詩人游覽春江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描繪了一座畫橋,映照著碧綠的春江。行人正在春江彎曲處行走,周圍的花朵嬌艷欲滴,似乎與平川連成一片。其中有人躺在花叢之中安然入眠。東風吹拂著這片美景,春風自然地將花朵催開,只怕它們開放后會漸漸凋謝。詩人希望能有一萬棵垂柳,將它們系在一起,讓春光永久延續(xù)。
賞析:
《菩薩蠻(訪江東外家作)》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江的美景,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流逝時光的擔憂。詩中的畫橋、春江、花朵等元素形成了一幅生動的春日畫卷,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
詩中運用了寫景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手法。詩人通過描繪春江的綠色和行人的活動,展現(xiàn)了春天的生機和活躍,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花朵的生命短暫和東風的催花之力,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擔憂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詩中的垂柳象征著春天的永恒與延續(xù),詩人希望能將春光與美景系住,讓它們長久存在。這種愿望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渴望。
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江的瑰麗景色和詩人內(nèi)心的激動與思索。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感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觀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