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程垓 |
客窗曾剪燈花弄。
誰教來去如春夢。
冷落舊梅臺。
小桃相次開。
人間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閑卻槿花籬。
莫教溪外知。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是宋代程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客窗曾剪燈花弄。
誰教來去如春夢。
冷落舊梅臺。
小桃相次開。
人間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閑卻槿花籬。
莫教溪外知。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客人在窗前剪下的燈花,表達了歲月易逝、花開花謝的主題。詩人通過對客窗燈花、春夢、舊梅臺、小桃花、山中景物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生命的短暫和人世間的無常。詩人以山中景物的恒久不變來對比人間的變幻,表達了對山中寧靜永恒的向往,以及對人世間繁華喧囂的冷漠和超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展現了程垓獨特的感慨和思考。詩的開頭描述了客人在窗前剪下的燈花,突出了歲月易逝的主題。接著詩人以問句的方式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感觸,強調了世事無常的真實性。在描繪冷落的舊梅臺和相繼開放的小桃花時,詩人通過對比凋零和綻放的景物,進一步突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變化。接下來,詩人以人間春易老、只有山中好的句子,表達了對山中寧靜恒久的向往和對人世間繁華喧囂的冷漠。最后兩句“閑卻槿花籬,莫教溪外知”,表達了詩人希望保持山中寧靜的心境,不要讓外界的喧囂打擾內心的寧靜。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人世間無常的思考,以及對山中寧靜恒久的向往。它以淡泊超脫的態度對待人世間的繁華喧囂,寄托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永恒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