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翦梅 / 作者:程垓 |
小會幽歡整及時。
花也相宜。
人也相宜。
寶香未斷燭光低。
莫厭杯遲。
莫恨歡遲。
夜漸深深漏漸稀。
風已侵衣。
露已沾衣。
一杯重勸莫相違。
何似休歸。
何自同歸。
|
|
一翦梅解釋: 《一翦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程垓。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聚會中的歡樂剛好合適,
花兒也相得益彰,
人也相得益彰。
珍貴的香燭還未熄滅,燭光微弱。
不要嫌棄杯中的酒來得慢,
不要怨恨歡樂來得晚。
夜漸漸深了,漏聲漸漸稀疏。
風已經侵襲衣衫,
露水已經沾濕衣衫。
再來一杯酒,不要拒絕。
何不像這歡樂一樣不歸去?
何不一同返回?
詩意:
《一翦梅》以花酒歡樂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一種小聚會的愉悅氛圍。詩人以梅花、人與花之間的相得益彰來象征歡會的和諧,表達了對歡樂時光的珍惜和推崇。詩中的燭光、酒杯、夜晚、風和露水等元素,為詩情增添了一絲浪漫和禪意。詩人以此寄托了自己對友誼和宴會歡樂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的珍視和對歡聚的渴望。
賞析:
《一翦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歡聚時光的喜悅和珍視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梅花與人的相得益彰,喻示了友誼和歡樂的共生關系。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如燭光低微、夜漸深漏漸稀、風侵衣、露沾衣等,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整首詩以簡短的詞句,展現了一種宴會歡樂的場景,通過對時光的感慨和對歡聚的吟唱,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歡愉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花、人、酒、夜晚等元素的描繪,展示了一種友誼和宴會歡樂的美好場景。它不僅表達了詩人對歡聚時光的珍視和向往,也傳遞了對友誼和歡樂的贊美。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新的意境,使讀者能夠在閱讀中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愉悅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