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是出自《元好問》創作的“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總共“14”句,當前“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是出自第11句。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解釋: 原詩《摸魚兒·雁丘詞》是元朝文人元好問的一首愛情挽歌。這首詞以雁丘事件為背景,展現了主人公深沉的愛情和無奈的命運。 詩句解讀: 1. "橫汾路":描繪了古代游子路過的地點。 2. "寂寞當年簫鼓":暗示當年的熱鬧已經消逝,只留下孤寂。 3. "荒煙依舊平楚":荒煙裊裊,天空保持平滑的顏色,寓意自然界的不變。 創作背景與感想: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是金代著名的文學家。這首詞是在金朝末年,北方游牧民族不斷南侵的歷史背景下創作的。作者借助雁丘事件,寄托了對國家、人民以及個人命運深沉的感慨。 評價: 元好問的這首《摸魚兒·雁丘詞》以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備受贊譽。它不僅展現了元好問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他對歷史、人生和愛情觀的一種深邃的解讀。
查看完整“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的上一句
下一句: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的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