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雪曲 / 作者:江總 |
雨雪隔榆溪。
從軍度隴西。
遶陣看狐跡。
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
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
蒼蒼別路迷。
|
|
雨雪曲解釋: 《雨雪曲》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是江總。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雪隔榆溪。
從軍度隴西。
遶陣看狐跡。
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
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云起。
蒼蒼別路迷。
譯文:
雨雪隔開了榆溪。
軍隊出征經過隴西。
繞著戰陣看到了狐貍的蹤跡。
靠近山腳看見了馬的蹄印。
天寒寒冷,旗幟顏色已經褪色。
大地昏暗,鼓聲低沉。
無盡的憂愁之云涌現。
茫茫蒼蒼,分別的路迷失了方向。
詩意和賞析:
《雨雪曲》描述了一幅戰爭中的景象,通過描繪軍隊出征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別離的感傷之情。
詩中的雨雪象征著戰爭的殘酷和冷酷,它們隔斷了榆溪,分隔了親人之間的聯系。從軍度隴西,表達了將士們離鄉背井、奔赴戰場的決心和勇氣。
詩中的狐跡和馬蹄,是作者通過描繪戰爭現場的細節,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慘烈景象。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揭示了戰爭給士兵們帶來的苦難和折磨。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則表達了作者對戰爭帶來的傷痛和無盡別離的迷茫。
整首詩詞以雨雪為背景,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和別離的痛苦,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家園的思念之情。詩詞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戰爭的景象,喚起人們對戰爭的深思和對和平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