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逸民詩 一解釋: 《贈逸民詩一》是南北朝時期蕭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任重悠悠。生涯浩浩。
善難拔茅。惡易蔓草。
逆思藥石。愻求非道。
珠豈朝珍。璧寧國寶。
想賢若焚。憂人如搗。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逸民的致贈和思考。逸民是指遠離塵囂、不事世務的人。詩中表達了一種對逸民生活的羨慕和向往。詩人通過對自己和社會現象的反思,以及對珍貴之物的質疑,表達了對真正的智慧和人格的追求。
賞析:
首句“任重悠悠。生涯浩浩。”表達了人生道路的漫長和責任的繁重。詩人意識到人生的旅程充滿了挑戰和困難。
“善難拔茅。惡易蔓草。”這句詩通過喻體,表達了善良之心往往難以堅持,而邪惡之道則容易蔓延。這句詩意味深長,反映了詩人對道德價值觀的思考。
“逆思藥石。愻求非道。”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逆向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態度。詩人認為藥石不應該只追求外在的珍貴,而是應當追求醫療的效果和道德的正確。
“珠豈朝珍。璧寧國寶。”這句詩表明詩人對于財富和權勢的質疑。詩人認為珍珠并不一定是值得追求的珍寶,玉璧也不一定是國家的寶藏。他反思了社會上對財富和權力的過度崇拜。
“想賢若焚。憂人如搗。”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賢人的渴望和對人們痛苦的關切。詩人希望能有更多像焚燒一樣熱情地思考賢人的智慧,同時也對社會上的困苦和憂慮深感憂慮。
這首詩詞通過對逸民生活的贊美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正智慧和道德價值的追求。它呈現了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思潮和詩人的獨特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