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詔詩 / 作者:薛道衡 |
旌門臨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遙空澄暮色。
清景散余光。
笳聲喧隴水。
鼓曲噪漁陽。
沉郁興神思。
眺聽發天章。
嵩岱終難學。
丘陵徒自強。
|
|
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詔詩解釋: 《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詔詩》是南北朝時期薛道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旌門臨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遙空澄暮色。
清景散余光。
笳聲喧隴水。
鼓曲噪漁陽。
沉郁興神思。
眺聽發天章。
嵩岱終難學。
丘陵徒自強。
詩意:
這首詩詞以南北朝時期的壯麗景色為背景,通過描述夜晚聽軍樂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壯麗自然景色和軍事榮耀的贊美之情。詩中展示了大自然的冷峻和壯麗,以及軍隊的英勇和豪情,同時也揭示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思考。
賞析:
詩詞以旌門臨古堞、徼道度深隍作為開篇,描繪了高聳的城墻和險峻的道路,為后續的景色描寫做了鋪墊。接著,詩人通過描繪冷涼的月亮和寒冷的山脈,營造出秋夜的寒冷氛圍。遙遠的天空澄明,景色清晰,但逐漸散去的余光預示著夜晚的臨近。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述笳聲喧鬧、鼓曲嘈雜的軍樂,描繪了軍隊的繁忙和戰斗的氛圍。這一描寫將讀者的注意力從靜謐的自然景色轉移到了戰爭與軍隊的存在,突出了軍事的壯麗和嘹亮的戰斗樂曲。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沉郁和追求,他眺望遠方,傾聽著軍樂的發出,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榮耀與壯麗。嵩岱(指嵩山和泰山)是中國的兩座名山,象征著高峻和崇高,而丘陵則代表著平凡。詩人以嵩岱終難學、丘陵徒自強來表達他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對自身平凡境遇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軍事榮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壯麗景色和內心追求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和士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