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所思 / 作者:沈約 |
西征登隴首。
東望不見家。
關樹抽紫葉。
塞草發青芽。
昆明當欲滿。
蒲莫名其妙應作花。
流淚對漢使。
因書寄狹邪。
|
|
有所思解釋: 《有所思》是南北朝時期沈約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征登隴首,
東望不見家。
關樹抽紫葉,
塞草發青芽。
昆明當欲滿,
蒲莫名其妙應作花。
流淚對漢使,
因書寄狹邪。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沈約在西征途中的心情。他登上了隴山的首峰,向東眺望,但卻看不到自己的家鄉。他看到關樹已經抽出紫色的葉子,邊塞的草已經發出青芽,昆明(指太陽)將要升起,蒲莫(蒲草)莫名其妙地應該開花。作者流淚面對來自漢地的使者,寫下這首詩并寄給了在狹邪(指西方)的朋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西征途中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作者站在隴山之巔,向東眺望,但無法看到自己的家。這種東望不見家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作者的孤獨和迷茫。關樹抽紫葉和塞草發青芽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盎然,與作者內心的憂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中的昆明(太陽)當欲滿,蒲莫(蒲草)名其妙應作花的表達,暗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對未來的希望。這種對美好的渴望與作者眼下的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家鄉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作者流淚面對漢地的使者,并將這首詩寄給了在狹邪(西方)的朋友。這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流淚和寄詩,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西征途中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對美好的期待,以及對友情的表達,都增添了詩詞的深度和情感的層次。這首詩詞在表達作者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性,使讀者能夠共鳴和體味其中的情感與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