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望春詩 / 作者:沈約 |
登高眺京洛。
街巷何紛紛。
回首望長安。
城闕郁盤桓。
日出照鈿黛。
風過動羅紈。
齊童躡朱履。
趙女揚翠翰。
春風搖雜樹。
葳蕤綠且丹。
寶瑟玫瑰柱。
金覊瑇瑁鞍。
淹留宿下蔡。
置酒過上蘭。
解眉還復斂。
方知巧笑難。
佳期空靡靡。
含睇未成歡。
嘉客不可見。
因君寄長嘆。
|
|
登高望春詩解釋: 《登高望春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高望春詩
登高眺望京洛,
街巷繁忙不息。
回首望向長安,
城闕層層疊疊。
旭日照亮鈿黛,
微風拂動羅紈。
齊童踏著朱紅鞋,
趙女揮舞翠翰。
春風吹拂雜亂的樹,
姿態(tài)優(yōu)美的花叢繁茂而鮮艷。
寶瑟和玫瑰形成的柱子,
金邊和瑇瑁裝飾的鞍。
在下蔡停留一夜,
品嘗酒,賞過上蘭。
解開眉頭,再次收斂,
才知道巧笑是多么難得。
美好的時光虛度而過,
帶著期待的眼神未能如愿。
那位佳客無法相見,
因此我對你嘆息不已。
詩詞描繪了登高遠望的景象,以及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中首先描繪了眺望京洛(指長安和洛陽)的景色,街巷繁華熱鬧,城闕層層疊疊,展示了古都的繁榮景象。接著描述了旭日的光輝照亮著城市,微風吹動著美麗的絲綢,展現(xiàn)了春天的美好。詩中還提到了齊童踏著紅鞋,趙女揮舞翠翰,表達了人們歡慶春天的喜悅之情。
然而,詩詞的后半部分出現(xiàn)了轉折,揭示了作者內心的郁悶和失落。詩人描述了春風吹拂亂糟糟的樹木和花朵,暗示了美好時光的虛度。寶瑟和玫瑰形成的柱子、金邊和瑇瑁裝飾的鞍,象征著華麗的裝飾,但也隱含著虛華之感。在下蔡停留之后,詩人品嘗酒,賞過上蘭,暗示了消磨時光的無聊與苦悶。解開眉頭、收斂笑容,表達了詩人對現(xiàn)實的領悟和對巧笑的珍視。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一位佳客的思念和無法相見的遺憾,以及因此而發(fā)出的長嘆。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遺憾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