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扇歌 / 作者:沈約 |
青青林中竹。
可作白團扇。
動搖玉郎手。
因風訪方便。
|
|
團扇歌解釋: 《團扇歌》是南北朝時期文學家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林中竹子搖曳的景象,將竹子比喻為可制成白色團扇的材料,表達了對美麗和自然之間的關聯的思考。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青青林中竹,
可作白團扇。
動搖玉郎手,
因風訪方便。
詩意:
這首詩詞以林中的竹子為主題,通過描繪竹子的外貌和特性,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美麗和自然屬性的贊美。竹子的顏色是青翠的,適合用來制作白色的團扇。當團扇在玉郎的手中輕輕搖動時,因為風的緣故,團扇的方便性得到了體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林中竹子的景象,以及它們與團扇的聯系。通過將竹子比喻為團扇的材料,作者將自然界中的美與人類的手藝和審美進行了聯系。竹子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被贊美為高潔、堅韌和謙遜的象征。詩人通過運用竹子這一意象,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人類藝術的融合的思考。
整首詩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竹子的細膩觀察和對美的敏感。詩中所寫的團扇并不是實際的團扇,而是以竹子為材料制成的團扇,暗示了藝術和自然之間的關聯,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這首詩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朝時期文人追求自然和清新的審美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