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君辭 / 作者:沈約 |
朝發披香殿。
夕濟汾陰河。
于茲懷九逝。
自此斂雙蛾。
沾妝疑湛露。
繞臆狀流波。
日見奔沙起。
稍覺轉蓬多。
胡風犯肌骨。
非直傷綺羅。
銜涕試南望。
關山郁嵯峨。
始作陽春曲。
終成苦寒歌。
惟有三來勁夜。
明月暫經過。
|
|
昭君辭解釋: 《昭君辭》是南北朝時期詩人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發披香殿。
夕濟汾陰河。
于茲懷九逝。
自此斂雙蛾。
沾妝疑湛露。
繞臆狀流波。
日見奔沙起。
稍覺轉蓬多。
胡風犯肌骨。
非直傷綺羅。
銜涕試南望。
關山郁嵯峨。
始作陽春曲。
終成苦寒歌。
惟有三來勁夜。
明月暫經過。
詩意:
《昭君辭》以昭君為主題,表達了昭君在異地流亡的心境。昭君是漢朝時期的美女,她因為政治原因被迫嫁給匈奴的單于,被迫離開故土,最終在異地度過了悲慘的一生。這首詩表現了昭君在異鄉的思鄉之情和對往事的回憶。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昭君離鄉的心情。詩人通過朝發和夕濟的描寫,展現了昭君離開故鄉的場景。她懷念逝去的往事,閉上雙眼,不再展示自己的美麗。沈約運用形象的比喻,以湛露、流波來形容昭君的妝容,表達了她內心的傷感和流離失所的心境。
詩中還描繪了昭君在異鄉的困境。胡風吹襲,傷害了她的身體,這里的胡風可以理解為異地的風土和環境。這種風土的磨難使得昭君的衣裳不再華麗,而是被風吹得破爛。她含淚望著南方的歸鄉之路,但面對高聳的關山,她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昭君的心情和對命運的感慨。她曾經向往陽春的生活,但最終卻只能面對苦寒的現實。然而,她仍然抱有希望,認為只有三次經過的明月能夠給她帶來一絲安慰和慰藉。
《昭君辭》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昭君在異鄉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去的追憶,同時也展現了她堅韌不屈的精神。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昭君的苦楚和堅忍,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