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竟陵王郡縣名詩 / 作者:沈約 |
西都富軒冕。
南宮溢才彥。
高闕連朱雉。
方渠漸游殿。
廣川肆涪濟。
長岑繞崤汧。
曲梁濟危渚。
平皋騁悠眄。
清淵皎澄徹。
曾山郁蔥蒨。
陽泉濯春藻。
陰丘聚寒霰。
西華不可留。
東光促奔箭。
望都游子懷。
臨戎征馬倦。
既豫平臺集。
復齒南皮宴。
一窺長安城。
羞言杜陵掾。
|
|
奉和竟陵王郡縣名詩解釋: 詩詞:《奉和竟陵王郡縣名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約
西都富軒冕。
南宮溢才彥。
高闕連朱雉。
方渠漸游殿。
廣川肆涪濟。
長岑繞崤汧。
曲梁濟危渚。
平皋騁悠眄。
清淵皎澄徹。
曾山郁蔥蒨。
陽泉濯春藻。
陰丘聚寒霰。
西華不可留。
東光促奔箭。
望都游子懷。
臨戎征馬倦。
既豫平臺集。
復齒南皮宴。
一窺長安城。
羞言杜陵掾。
中文譯文:
西都富麗華貴。
南宮才俊輩出。
高闕連綿,如朱雉展翅。
方渠逐漸流經宮殿。
廣川和涪水交匯。
長岑山環(huán)繞著崤汧。
曲梁濟過危險的沙洲。
平皋馬自由地奔馳。
清淵湖水明澈透徹。
曾山郁郁蔥蒨。
陽泉洗滌著春天的藻類。
陰丘聚集寒冷的雪花。
西華之地無法長留。
東光促使箭般疾馳。
望都的游子懷念家鄉(xiāng)。
面對戎裝的士兵已感倦意。
既然平定了平臺,集結眾人。
再次齊聚南皮的宴席。
一睹長安城的壯麗景色。
我羞于言說,像是杜陵的官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所作,它以豪華繁盛的西都為背景,描繪了當時的景色和氣氛。詩中使用了大量的地名,描繪了各種地貌、河流和山脈,使得整個詩篇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城市景色,詩人展示了南北朝時期都城的繁榮和壯麗。
詩中展示了南方都城的富饒和繁華,以及城市中杰出人才的涌現。高聳的建筑和宮殿,如同飛翔的朱雉,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感受。廣闊的河川和山脈交錯,給城市增添了壯麗的自然景觀。詩人通過描寫這些景觀,表達了對都城繁榮興盛的贊美之情。
詩中還表達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對家鄉(xiāng)的眷戀。游子在異鄉(xiāng)思念著故鄉(xiāng)的風景和親人,對戰(zhàn)亂和征戰(zhàn)感到疲倦。然而,他也希望能夠早日回到故鄉(xiāng),重返長安城,感受家鄉(xiāng)的溫暖和安寧。
整首詩以地名為線索,描繪了南北朝時期都城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抒發(fā)了游子思鄉(xiāng)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南北朝時期都城繁榮的景象所吸引,并能夠感受到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展示了當時都城的壯麗和繁華,同時也滲透著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