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檐前竹詩 / 作者:沈約 |
萌開籜已垂。
結葉始成枝。
繁蔭上蓊茸。
促節下離離。
風動露滴瀝。
月照影參差。
得生君戶牖。
不愿夾華池。
|
|
詠檐前竹詩解釋: 《詠檐前竹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檐前竹萌芽已經展開,
枝葉交織開始成形。
茂盛的蔭蔽蒼翠欲滴,
蓬勃的節奏歡快離離。
微風吹動露珠滴落,
明月照耀影影參差。
它生長在你的門窗,
卻不愿夾雜在華麗的池塘。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竹子生長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竹子在檐前茁壯成長的情景。詩中描繪了竹子從萌芽到長成的過程,以及竹枝葉的茂密和生機盎然的景象。詩人通過形象描繪,展示了竹子在微風中搖曳、在月光下閃爍的美麗景觀。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對自然之美的追求,不愿將竹子安置在華麗的人工環境中。
賞析:
《詠檐前竹詩》通過對竹子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繪,將竹子的生長過程與自然景觀相結合,以表達自然之美的深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竹子的萌芽、枝葉的成長、蔭蔽的茂盛等,使詩詞充滿生機和活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純凈自然環境的追求,與當時流行的華麗景觀相對照,突顯了詩人對自然樸素之美的贊美和獨立品格的追求。
總之,《詠檐前竹詩》通過對竹子的描繪,以及對自然之美與人工環境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純凈、樸素之美的追求。詩詞展現了南北朝時期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感悟,給人以清新、自然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