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真人東山還詩 / 作者:沈約 |
連峯竟無已。
積翠遠微微。
寥戾野風急。
蕓黃秋草腓。
我來歲云暮。
于此悵懷歸。
霜雪方共下。
寧止露沾衣。
待余兩岐秀。
去去掩柴扉。
|
|
留真人東山還詩解釋: 《留真人東山還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連峰竟無已,
青翠遙遠微。
荒涼野風急,
蕓黃秋草蔓。
我此歲云暮,
在此懷歸愁。
霜雪紛紛下,
不止露沾衣。
等待我離開這兩岐秀地,
離去,掩上柴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留下來的地方,一片連綿的山峰無盡無休地延伸著,青翠的景色遙遠而微弱。荒涼的野地上,狂風呼嘯著,蕓黃的秋草蔓延開來。詩人感慨自己來到這里的時光已經暮年,心中充滿了懷鄉之情。寒霜和雪紛紛落下,不僅濕透了衣袍,也使得歸途更加艱辛。然而,詩人仍然期待著離開這里,去尋找另外美好的地方,于是他告別了這個地方,輕輕地掩上了柴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離開某個地方時的復雜心情。詩中的景物描寫著一片荒涼而寂寥的景色,山峰連綿不絕,遙遠而微弱的青翠,荒涼野地上的狂風,以及蕓黃的秋草蔓延開來,形成了一種荒涼凄美的意境。
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得以表達。詩人用“我此歲云暮”表達了自己已經進入暮年的狀態,而“在此懷歸愁”則表現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在離開這個地方時,詩人感受到了離愁別緒,寒霜和雪的落下更加強化了他離別的苦楚。然而,詩人并沒有沉浸在離愁別緒中,而是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美好的向往,希望能夠離開這里,尋找更加美好的境地。
整首詩詞以淡泊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心境的變化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示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的離愁別緒與追求自由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