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詩 / 作者:沈約 |
白動自帝鄉。
氛氳屢回沒。
蔽虧昆山樹。
含吐瑤臺月。
秋風西北起。
飄我過城闕。
城闕已參差。
白云復離離。
皎潔在天漢。
倒倒影入華池。
將過丹丘野。
時至碧林垂。
九重迎刀燕。
萬里送翔螭。
|
|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詩解釋: 《和王中書德充詠白云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動自帝鄉。氛氳屢回沒。
蔽虧昆山樹。含吐瑤臺月。
秋風西北起。飄我過城闕。
城闕已參差。白云復離離。
皎潔在天漢。倒倒影入華池。
將過丹丘野。時至碧林垂。
九重迎刀燕。萬里送翔螭。
譯文:
潔白的云從帝王之鄉飄動而來,氛圍屢次迷失消逝。
遮掩了昆山上的樹木,含著、吐出瑤臺上的明月。
秋風從西北吹來,將我吹過城闕。
城闕已經參差不齊,白云又開始離離散開。
皎潔的白云在天空中輝映,倒影入華池。
將要經過丹丘的野地,時候已經到了碧林之下。
九重宮闕迎接著飛翔的燕子,萬里送來飛龍的翱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白云為中心,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和宏偉的人文景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壯麗帝國的向往。
首句“白動自帝鄉”以白云為主題,白云從皇帝所在的鄉土飄動而來,象征著高貴純潔的形象。接著描述了白云的氣勢壯觀,氣氛屢次迷失消逝,給人一種變幻莫測的感覺。
第二句以昆山的樹木被云遮掩、瑤臺上的明月被云含吐為景,以自然景觀的變化描繪出云的形態,突出了白云的靈動和美麗。
第三句描繪了秋風吹送著白云,將作者吹過城闕(指皇城大門),展現了作者超越塵世的想象和向往。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繪白云在天空中的情景,以及白云的倒影入華池,展示了白云的潔白和輝映的美麗。
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將要經過的丹丘野和碧林,以及九重宮闕迎接燕子和萬里遠方的飛龍,表達了作者對于壯麗帝國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白云的形態和景象,展現了自然美景和帝國壯麗景觀的壯麗畫卷,同時也蘊含了作者對高雅純潔的追求和對壯麗帝國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