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梧桐詩 / 作者:沈約 |
秋還遽已落。
春曉猶未荑。
微葉雖可賤。
一剪或成珪。
|
|
詠梧桐詩解釋: 《詠梧桐詩》是南北朝時期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已經匆匆落去,
春天的黎明仍未來臨。
盡管梧桐的葉子微小而平凡,
但一剪下來就能成為王冠上的珍寶。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梧桐樹在不同季節的變化和意義。詩人觀察到秋天已經結束,而春天的清晨尚未到來。他提到梧桐樹的葉子雖然微小,但即使一片剪下來,也能成為王冠上的珍寶。通過描繪梧桐樹的平凡和微小之處,詩人表達了對平凡事物中蘊藏的價值和潛力的思考。
賞析:
《詠梧桐詩》通過對梧桐樹的描寫,寓意深遠。梧桐樹是一種常見的大樹,其葉子細小而平凡。然而,詩人通過描述一片微小的葉子也能成為王冠上的珍寶,表達了對平凡事物的贊美和思考。這首詩詞傳遞了一種價值觀念,即無論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有可能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和價值。它也提醒人們在生活中關注那些被忽視的細節和平凡之美。
此外,詩中的秋天和春天的對比也呈現出時間的流轉和變化。秋天結束了,春天即將到來,詩人通過描述季節的轉換,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新生和希望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梧桐樹和季節變化的描繪,傳遞了對平凡事物價值的思考和對時間流轉的感慨,啟發人們珍視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并在變化中尋找新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