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 / 作者:何遜 |
夕鳥已西度。
殘霞亦半消。
風聲動密竹。
水影漾長橋。
旅人多憂思。
寒江復寂寥。
爾情深鞏落。
予念返漁樵。
何因適歸愿。
分路一揚鑣。
|
|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解釋: 詩詞:《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主簿詩》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何遜
夕鳥已西度。
殘霞亦半消。
風聲動密竹。
水影漾長橋。
旅人多憂思。
寒江復寂寥。
爾情深鞏落。
予念返漁樵。
何因適歸愿。
分路一揚鑣。
中文譯文:
夕陽中,候鳥已經(jīng)飛向西方。
紅霞也已經(jīng)消散了一半。
微風吹動著茂密的竹林。
江水在長橋下泛起漣漪。
行旅的人們多是憂思。
寒冷的江水又變得寂寥。
你的情意深深地扎根于鞏落(地名)。
我懷念著歸來的漁樵生活。
為何你選擇了歸鄉(xiāng)的愿望。
我們分別各走一條路,揮舞著手中的馬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作者何遜通過描繪夕陽下的景色,表達了旅人的憂思和自己對歸鄉(xiāng)生活的向往之情。
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夕陽下的候鳥飛往西方,紅霞逐漸消散,微風吹動著竹林,江水在長橋下泛起漣漪。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靜謐、蕭瑟的感覺,與旅人的憂思和江水的寂寥相呼應。
詩中提到旅人多憂思,寒江更顯得寂寥,表達了旅途中的孤寂和思鄉(xiāng)之情。作者以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旅人們內心的憂思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接著,詩中出現(xiàn)了一個地名鞏落,表示作者的情感深深扎根于這個地方。作者提到自己懷念歸來的漁樵生活,漁樵生活代表了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與旅途中的辛勞相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作者對歸鄉(xiāng)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楊建康主簿的祝福和自己選擇返鄉(xiāng)的愿望。分路一揚鑣意味著作者和楊建康主簿分別走各自的道路,但仍保持聯(lián)系,象征著友誼和祝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了旅人們的憂思和作者對歸鄉(xiāng)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祝福的情感。詩情深沉、意境優(yōu)美,展現(xiàn)了南北朝時期的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自然的熱愛與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