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劉郎詩 / 作者:何遜 |
房櫳滅夜火。
窗戶映朝光。
妖女褰帷去。
躞蹀初下床。
雀釵橫曉鬢。
蛾眉艷宿妝。
稍聞玉釧遠。
猶憐翠被香。
寧知早朝客。
差池已雁行。
|
|
嘲劉郎詩解釋: 《嘲劉郎詩》是一首南北朝時期的詩詞,作者是何遜。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房櫳滅夜火。
窗戶映朝光。
妖女褰帷去。
躞蹀初下床。
雀釵橫曉鬢。
蛾眉艷宿妝。
稍聞玉釧遠。
猶憐翠被香。
寧知早朝客。
差池已雁行。
中文譯文:
房檐上的夜火已經熄滅。
窗戶映照著晨曦的光芒。
妖艷的女子掀開帷幕走出。
輕盈地踏下床來。
小鳥發簪橫掛在晨曦中。
眉目如畫,妝容嬌艷宿妝。
稍聞玉釧的聲音遙遠。
依然憐惜翠綠的被子中散發的芳香。
又何曾知道早朝的官員們?
差官池中的官員們已經排成雁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妖艷女子的清晨起床場景,展現了南北朝時期女子的美麗和嫵媚。詩中的女子輕盈地起床,妝容艷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美麗被窗外的晨曦所照映,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詩中以雀釵、蛾眉、玉釧、翠被等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女子容貌的細致觀察和贊美。女子的美麗使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黯然失色,令人難以忘懷。她的起床動作輕盈而優雅,仿佛踏著風的輕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早朝官員們的無知和漠視。在這個美麗的畫面中,早朝的喧囂和繁忙都變得微不足道。詩中的“差官池”指的是官員們排列成行的隊伍,而“雁行”則是形容他們整齊有序的行進。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喧囂的冷漠態度,將女子的美麗與官場的忙碌形成鮮明對比。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妖艷女子起床場景的描繪,展現了南北朝時期女性的美麗和嬌媚,同時暗示了作者對世俗繁忙生活的淡漠態度。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吸引讀者,使人對女子的美麗印象深刻,并引發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