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懷 / 作者:庾信 |
日色臨平樂,風光滿上蘭。
南國美人去,東家棗樹完。
抱松傷別鶴,向鏡絕孤鸞。
不言登隴首,唯得望長安。
|
|
詠懷解釋: 《詠懷》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色臨平樂,
風光滿上蘭。
南國美人去,
東家棗樹完。
抱松傷別鶴,
向鏡絕孤鸞。
不言登隴首,
唯得望長安。
譯文:
太陽的光輝灑在平樂城,
美麗的景色滿布藍花。
南國的美人已離去,
東家的棗樹已經長滿了果實。
擁抱著松樹,傷別了孤獨的鶴,
面對著鏡子,斷絕了孤獨的鳳凰。
不言而登上隴山的首位,
只能遠望著長安城。
詩意和賞析:
《詠懷》是一首抒發作者離鄉背井之情的詩詞。庾信在南北朝時期被貶為官員,被調離故鄉。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痛苦之情。
詩的開篇,描繪了陽光明媚的平樂城,風景如畫,充滿了藍色花朵的美景。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故鄉的美好回憶,也可以看作是對理想家園的向往。
接著,詩中提到南國的美人已經離去,東家的棗樹已經結果。南國美人的離去可以理解為作者離開了故鄉,離開了心愛的人。東家的棗樹結果,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繼續。這里暗示了作者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經歷了離別和歲月的變遷。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孤獨與傷感。擁抱著松樹,傷了別離的孤獨的鶴,意味著作者在異鄉中感受到了孤獨和傷痛。面對著鏡子,斷絕了孤獨的鳳凰,可理解為作者與自己的影子對話,感嘆自己的孤獨與寂寞。
最后兩句詩,作者說自己沒有言語,卻站在隴山的首位,只能遠望著長安城。這里的隴山可以理解為障礙和困境,作者沒有說出自己的苦衷,但他依然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希望,向往著長安城,長安在這里可以理解為理想中的家園或者寬廣的世界。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離愁和對故鄉的思念。通過描繪美麗的景色、離別的痛苦以及對未來的向往,詩中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