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詠懷詩 十七 / 作者:庾信 |
日晚荒城上。
蒼茫余落暉。
都護樓蘭返。
將軍疎勒歸。
馬有風塵氣。
人多關塞衣。
陣云平不動。
秋蓬卷欲飛。
聞道樓船戰。
今年不解圍。
|
|
擬詠懷詩 十七解釋: 《擬詠懷詩十七》是南北朝時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晚荒城上。
蒼茫余落暉。
都護樓蘭返。
將軍疎勒歸。
馬有風塵氣。
人多關塞衣。
陣云平不動。
秋蓬卷欲飛。
聞道樓船戰。
今年不解圍。
中文譯文:
太陽落下,照耀在廢棄的城墻上。
蒼茫的余輝依稀可見。
護衛樓蘭的將領回來了。
將軍疏勒(地名)的人也回歸故里。
馬匹帶著風塵的氣息。
人們身著邊塞的衣裳。
戰云靜止不動。
秋天的蓬草卷起欲飛。
聽說樓船在戰斗。
今年卻無法解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北朝時期邊塞的凄涼景象和戰事的殘酷現實,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和困境的思考和感嘆。
詩的開篇,太陽落下,照耀在廢棄的城墻上,景色凄涼,荒城空曠,暮色中還有余輝閃爍,給人以凄美的感覺。接下來,詩人提到都護樓蘭返,將軍疏勒歸,這是指邊塞守軍和將領們返回故鄉,暗示著戰亂結束,人們歸家的喜悅。但是,馬匹仍然帶著風塵的氣息,人們穿著邊塞的衣裳,說明他們經歷了艱難的邊塞生活,邊塞的辛酸和困苦并沒有完全消散。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陣云平不動的景象,表明戰爭仍在繼續,邊塞的風雨飄搖不定。秋蓬卷欲飛,暗示著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人們備受困擾和痛苦。最后兩句聞道樓船戰,今年不解圍,傳聞樓船在戰斗,但是今年卻沒有解救邊塞的希望,暗示了戰事的持續和人們的無奈。
整首詩通過描寫邊塞的景色和戰爭的殘酷,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和邊塞生活的思考和懷念。他通過凄美的景色和戰事的描繪,表達了對困境中人們的關切和同情,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對當時亂世的痛苦和無奈。這首詩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對人民苦難的關注,展現了庾信對現實的深刻觸動和對和平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