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 昭夏解釋: 《周祀圜丘歌昭夏》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重陽禋祀的盛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報天。
丙午封壇。
肅且圜。
孤竹之管。
云和弦。
神光未下。
風肅然。
王城七里。
通天臺。
紫微斜照。
影徘徊。
連珠合璧。
重光來。
天策蹔轉。
鉤陳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重陽禋祀的盛況。重陽禋祀是古代中國的一種重要祭祀儀式,主要祭祀天地神明,以祈求國家的繁榮和平安。詩中描繪了禋祀儀式的場景,表達了對神明的敬畏之情以及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盼。
賞析:
詩詞以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描繪了禋祀儀式的盛況。首句"大報天"表達了莊重慶祝的氛圍,"丙午封壇"指的是禋祀所用的壇臺,"肅且圜"形容了整個儀式莊重而莊嚴。"孤竹之管"和"云和弦"描繪了音樂的奏鳴聲,為儀式增添了肅穆的氛圍。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儀式的氛圍和場景。"神光未下"指的是神明的光輝尚未降臨,"風肅然"描述了風的沉靜安寧。"王城七里"指的是禋祀舉行的地點,"通天臺"是禋祀所在的高臺,"紫微斜照"指的是紫微星斜射的光芒,"影徘徊"形容了儀式中眾人的身影在光芒中晃動。
最后幾句"連珠合璧,重光來"表達了儀式的高潮,意味著神明的光輝降臨。"天策蹔轉,鉤陳開"則描繪了天策星的轉動和神明的降臨,象征著神明的祝福和國家的繁榮。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將禋祀儀式的盛況生動地展現出來,表達了對神明的崇敬和對國家繁榮的祈愿。同時,詩詞也通過音韻的把控和節奏的運用,使整首詩詞具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給人以靜謐而莊重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