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 一 / 作者:庾信 |
立德齊今古。
資仁一毀譽。
無機抱甕汲。
有道帶經鋤。
處下唯名惠。
能言本姓蘧。
未論驚寵辱。
安知系慘舒。
|
|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 一解釋: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詩一》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立德齊今古。
資仁一毀譽。
無機抱甕汲。
有道帶經鋤。
處下唯名惠。
能言本姓蘧。
未論驚寵辱。
安知系慘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庾信對于立德的重視以及對道德和品德的思考。庾信通過對不同人物和境遇的描述,傳達了他對于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名聲的價值觀。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立德的追求作為主題,呈現了作者對于人們品德和道德的關注與思考。
詩的前兩句“立德齊今古,資仁一毀譽”強調了立德的重要性。立德意味著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準則,庾信認為這是貫穿歷史的價值觀。而“資仁一毀譽”則指出了一旦失去了仁愛之心,再多的榮譽也會被毀滅。
接下來的兩句“無機抱甕汲,有道帶經鋤”通過對不同人物形象的描繪,強調了道德與行動的緊密聯系。無機抱甕汲表示沒有技巧和策略地努力,而有道帶經鋤則暗示了有道德準則的人將以正確的方式行動。
下兩句“處下唯名惠,能言本姓蘧”表達了作者對于名聲和言辭的審慎態度。庾信認為名聲只有通過真正的惠德才能獲得,能言善辯并不代表善良和道德。他將自己的姓氏蘧與能言相對,強調了真正的德行與言辭之間的區別。
最后兩句“未論驚寵辱,安知系慘舒”表達了庾信對于榮辱得失的淡漠態度。他認為真正的德行和內心的舒適與外界的贊譽或是折磨無關,人們應該超越這些表面的變化,專注于追求真理與道德。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立德與名聲、道德與行動的思考,表達了庾信對于真正的德行追求的堅持和對于榮辱得失的超越。它提醒人們應該注重內心的修養和真正的道德準則,而非被外部的聲譽所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