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步虛詞 五 / 作者:庾信 |
洞靈尊上德。
虞石會明真。
要妙思玄牝。
虛無養谷神。
丹丘乘翠鳳。
玄圃御斑麟。
移棃付苑吏。
種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
從今復幾春。
海無三尺水。
山成數寸塵。
|
|
道士步虛詞 五解釋: 《道士步虛詞五》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洞靈尊上德。
虞石會明真。
要妙思玄牝。
虛無養谷神。
丹丘乘翠鳳。
玄圃御斑麟。
移棃付苑吏。
種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
從今復幾春。
海無三尺水。
山成數寸塵。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庾信對于道士修行和自然之道的思考和贊美。詩中虛無、玄牝、谷神、丹丘、翠鳳、斑麟、杏樹等形象,代表了道家思想中的符號和象征,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道之間的關系。
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深遠,富有哲理。下面是對各個詞句的解析:
洞靈尊上德:洞靈是道教中的神靈,尊上德意味著崇尚道德的高尚品質。
虞石會明真:虞石是道家修行的隱士,會明真指他能夠領悟到真理。
要妙思玄牝:要妙思指修行者需要具備靈活的思維,玄牝代表了陰陽之謂,表示對于自然界萬物變化的理解。
虛無養谷神:虛無指的是超脫塵世,養谷神則是指修行者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保持內心的寧靜。
丹丘乘翠鳳:丹丘是仙山之名,乘翠鳳表示修行者能夠超越塵世,達到高遠的境界。
玄圃御斑麟:玄圃指的是神秘的花園,御斑麟表示修行者能夠駕馭神奇的靈獸。
移棃付苑吏:移棃是指修行者離開塵世,付苑吏則是指將自己的修行成果交給世人。
種杏乞山人:種杏是比喻修行者的行為,乞山人表示修行者向山中隱士學習。
自此逢何世,從今復幾春:表達了修行者在超越塵世之后,不再受時間和世俗的束縛。
海無三尺水,山成數寸塵:海無水和山成塵意味著修行者在超越了塵世之后,對于外在的形式和物質已經不再重視。
整首詩詞抒發了庾信對于道家修行和修身養性的追求,強調了超越塵世、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鼓勵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境界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