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往詩 二 / 作者:庾信 |
鏡塵言苦厚。
蟲絲定幾重。
還是臨窗月。
今秋逈照松。
|
|
傷往詩 二解釋: 詩詞:《傷往詩二》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鏡塵言苦厚。
蟲絲定幾重。
還是臨窗月。
今秋逈照松。
中文譯文:
鏡中的塵埃言說著苦澀。
蠶絲纏繞的層次又有幾重。
依然是臨窗之下的明月。
今秋它照耀著遙遠的松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傷往詩二》。詩人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傷感和追憶之情。
詩的前兩句寫道:“鏡塵言苦厚。蟲絲定幾重。”詩人通過鏡塵和蟲絲的形象,抒發了人生的苦澀和紛繁。鏡中的塵埃和蠶絲都是微小而細膩的物質,代表了生活中瑣碎而繁重的困擾和紛亂。詩人使用這些形象,暗示了自己內心的困擾和苦楚。
接著,詩句轉到了明月:“還是臨窗月。”這一句表明詩人對月的追憶。明月作為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這里,明月也象征著過去美好的時光和遙遠的回憶。
最后兩句寫道:“今秋逈照松。”詩人以“今秋”來表達現實的情境,而“逈照松”則意味著遙遠的照耀松樹的明月。這里,詩人通過對松樹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思念之情。松樹象征著堅韌和長壽,也寓意著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珍視和懷念。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鏡塵、蟲絲、明月和松樹等意象的運用,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傷感和對過去時光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美好回憶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的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