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 / 作者:庾信 |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復開。
魚山將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塔。
花雨積成臺。
空心論佛性。
貞氣辨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待詔。
自識昆明灰。
|
|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解釋: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復開。
魚山將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塔。
花雨積成臺。
空心論佛性。
貞氣辨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待詔。
自識昆明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宗教景象,表達了庾信對佛教和道教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詩中描繪了佛教和道教的寺廟、山嶺和信仰活動,以及其中的神秘和超越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佛教和道教的景象和思想。下面對每個詩句進行解析:
五明教已設:
"五明教"指佛教的五明寺,表示佛教已經(jīng)建立。
三元法復開:
"三元法"指道教的三元宮,表示道教的修行法門再次開啟。
魚山將鶴嶺:
"魚山"和"鶴嶺"是佛教和道教的寺廟所在地,表達了佛道兩教的并存。
清梵兩邊來:
"清梵"指佛教,表示佛教信仰者紛紛前來。"兩邊來"表示道教信仰者也來到這里。
香煙聚為塔:
描繪了寺廟中燃燒的香煙,形成了一座座寶塔。
花雨積成臺:
形容寺廟中花雨紛飛,形成了一座座臺階。
空心論佛性:
表達了佛教強調的"空性"觀念,即認識到一切現(xiàn)象的虛幻和無常。
貞氣辨仙才:
"貞氣"指道教修行者的品質,"仙才"指道教修行者的能力。
露盤高掌滴:
描繪了天空中的露水滴落,象征著神秘和超越。
風烏平翅回:
描述了風在山谷中回旋,烏鴉在空中平穩(wěn)地展翅飛翔。
無勞問待詔:
表示不必追問命令,自然而然地遵循。
自識昆明灰:
"昆明灰"指修行者在修煉過程中的領悟和境界。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佛教和道教的景象,表達了庾信對兩教的推崇和敬意。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宗教元素的描寫,詩中體現(xiàn)了超越塵世的宗教追求和修行的精神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