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裴儀同秋日詩 / 作者:庾信 |
蕭條依白社。
寂寞似東皋。
學異南宮敬。
貧同北郭騷。
蒙吏觀秋水。
萊妻紡落毛。
旅人嗟歲暮。
田家厭作勞。
霜天林木燥。
秋氣風云高。
棲遑終不定。
方欲涕沾袍。
|
|
和裴儀同秋日詩解釋: 《和裴儀同秋日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蕭條依白社。
寂寞似東皋。
學異南宮敬。
貧同北郭騷。
蒙吏觀秋水。
萊妻紡落毛。
旅人嗟歲暮。
田家厭作勞。
霜天林木燥。
秋氣風云高。
棲遑終不定。
方欲涕沾袍。
譯文:
凄涼依白社。
寂寞如東皋。
學問高超南宮敬。
貧窮同樣北郭騷。
蒙受吏員賞識,觀賞秋水。
家中妻子紡織的麻被已經破舊。
旅人嘆息歲月漸暮。
農家厭倦辛勞。
霜天下,林木干燥。
秋氣中飄蕩著高聳的云。
無法安定,只能鳥宿漢宮。
悲傷之情即將灑濕我的袍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的凄涼和孤寂之感,以及詩人內心的愁苦和憂思。詩中的景物和情感共同構成了一幅寂寞而蕭索的畫面。
詩人通過寥寥數語,將自己的處境與東皋、南宮、北郭等地相對照。東皋和南宮是古代傳說中的仙境,而北郭則代表著貧困和低微。詩人自稱貧窮,與北郭騷人相類比,表達了自己身世的卑微與困頓。
詩中還出現了蒙吏、萊妻、旅人和田家等形象,這些形象都體現了不同人群的苦難和辛勞。蒙吏觀秋水,顯示了詩人受到官府賞識,但依然難以解脫困境。萊妻紡落毛,描繪了貧困家庭的困頓和艱辛。旅人嗟歲暮,表達了旅人在歲月流轉中的惆悵和感慨。田家厭作勞,反映了農民對重復勞作的厭倦和疲憊。
最后幾句詩表現出了秋天的干燥和高遠的氣象,以及詩人內心的不安和郁悶。他感到無法安定棲息,只能漂泊流離,內心充滿悲傷和憂愁。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境遇的無奈和無盡的愁苦。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心情與自然環境、社會現實相結合,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普通人的困惑和痛苦,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
|